《芃芃其盛》
文/咸鱼有嘻哈
我摊牌了,我爹是奸臣。
一个无恶不作、名声臭得连街边小孩都要往他画像上吐口水的奸臣。
大家骂他卖国求荣、祸国殃民,当然,这些大部分都是真的。
但我得说一句公道话,他这一顶奸臣的帽子——还真是我亲手给扣上的。
怎么说呢,我爹教得好。他从小就教我“人在朝堂漂,哪能不挨刀”,还告诉我,忠臣是用来背锅的,奸臣才是懂得如何活下来的聪明人。于是,我学会了看透人心,也学会了如何送人上路。
只是他没想到,有一天,他会被自己的亲闺女亲手送上断头台。
1
事情要从那篇青词说起。
那是嘉明二十二年,父亲闻仲隽已经当了十几年的首辅,权倾朝野,但岁月从不放过任何人。他的脸上开始有了深深的沟壑,手上的笔也开始不听使唤。每次写青词,他都要小心翼翼地改上十几遍,生怕漏掉皇帝晏怀昭的心意。
但那一天,他写不动了。朝臣们弹劾他的折子越堆越高,皇帝没有明确表态,只是看着那些折子,意味深长地笑了一声:“闻相的功劳是大的,朕也不忍苛责年迈的臣子。”
这话听着像表扬,其实是宣判。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已经开始等着父亲犯错。
于是,父亲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他把那篇尚未完成的青词递给我,目光深沉地说:“清芃,青词不容有误,只有这篇词能稳住闻家的位置。”
我接过笔,花了整整一个晚上写完它。要写得滴水不漏,要写得让皇帝满意——这就是青词的艺术,也是我们家命运的赌注。
第二天,青词献上。结果还算不错,晏怀昭亲自让人传话:“闻相的青词,写得不错。”父亲听了如释重负,我也松了一口气。可谁知没过几天,太监就带来口谕:“皇上让闻相和闻小姐一同进宫。”
站在太清楼里,我第一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