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连载
“Q柒小柒Q”的倾心著沈清荷萧景琰是小说中的主内容概括:大梁永和三年新帝萧景琰登基已满三这位年轻的帝王面容俊眉宇间却总凝着一抹化不开的愁朝堂之权臣当道;后宫之太后专他虽贵为天却似笼中之处处受制于这日早朝丞相李庸又递上一份选秀名说是太后钦务必尽快充实后萧景琰扫了一眼那名册上密密麻麻的闺秀名无一不是权贵之心中顿生烦陛国不可一日无后李庸捋着花白胡语重心长萧景琰将名册随手搁...
大梁永和三年春,新帝萧景琰登基已满三载。这位年轻的帝王面容俊朗,
眉宇间却总凝着一抹化不开的愁绪。朝堂之上,权臣当道;后宫之中,太后专权。
他虽贵为天子,却似笼中之鸟,处处受制于人。这日早朝后,丞相李庸又递上一份选秀名册,
说是太后钦点,务必尽快充实后宫。萧景琰扫了一眼那名册上密密麻麻的闺秀名字,
无一不是权贵之女,心中顿生烦厌。"陛下,国不可一日无后啊。"李庸捋着花白胡须,
语重心长道。萧景琰将名册随手搁在案上,淡淡道:"朕知道了,容后再议。"待群臣退下,
萧景琰独自在御书房中踱步。窗外春雨绵绵,更添心中郁结。他忽然推开窗,
任凭雨丝打湿龙袍,对身旁太监总管王德道:"朕要出去走走,不必跟着。""陛下,
这雨天...""朕说了,不必跟着!"萧景琰语气一沉,王德立刻噤声。
萧景琰换了一身寻常侍卫装束,撑了把油纸伞,独自走入雨中。他漫无目的地在宫中行走,
不知不觉竟来到一处荒废的宫苑。这里杂草丛生,殿宇破败,显然多年无人打理。
"这是何处?"萧景琰自语道。他登基三载,竟不知宫中还有这等荒凉之地。忽然,
一阵清越的琴声飘来,如清泉流过山涧,在这雨声中格外动听。萧景琰循声而去,
穿过一道半塌的月洞门,眼前豁然开朗——一方小小的庭院被打理得井井有条,
几株海棠开得正艳,雨中更显娇媚。庭中凉亭内,一素衣女子正低头抚琴。她眉目如画,
肤若凝脂,虽无华服珠宝加身,却自有一股清雅脱俗的气质。琴案旁放着一卷翻开的书,
雨水打湿了书页一角,她却浑然不觉,完全沉浸在琴音之中。萧景琰一时看得痴了,
竟忘了自己身在何处。直到一曲终了,女子抬头发现了他,惊得站起身来。"你是何人?
怎会在此?"女子警惕地问道,声音如黄莺出谷,清脆悦耳。萧景琰这才回过神来,
略一思索,答道:"在下是宫中侍卫,巡逻至此,被姑娘琴声吸引,冒昧打扰了。
"女子神色稍缓,但仍保持距离:"这里是冷宫,侍卫不该擅入。还请速速离去。""冷宫?
"萧景琰心中一惊,"姑娘是...""我姓沈,名清荷。是先帝时入宫的才人。
"女子淡淡道,眼中无悲无喜,"如今不过是这冷宫中一个被遗忘的人罢了。
"萧景琰忽然想起,先帝晚年确实曾选过一批秀女入宫,后来大多被遣散出宫,
少数留在冷宫。眼前这位沈才人,想必就是其中之一。"沈姑娘琴艺高超,在下听得入迷,
不知可否再奏一曲?"萧景琰鬼使神差地问道。沈清荷微微蹙眉:"这位侍卫大人,
你我素不相识,恐怕不妥。""是在下唐突了。"萧景琰拱手致歉,却又不舍离去,
"只是这雨越下越大,可否容我在亭中暂避片刻?"沈清荷看了看越下越急的雨势,
终是点了点头:"请便。"萧景琰在亭中另一侧坐下,与沈清荷保持着恰当的距离。
他注意到亭柱上挂着一幅字,笔力遒劲,颇有风骨,上书"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这字..."萧景琰忍不住问道。"闲来无事,随手所书,
让大人见笑了。"沈清荷淡淡道。萧景琰心中暗惊,这字迹绝非寻常闺秀所能为,
更难得的是其中透出的气节。他忽然对这冷宫中的女子生出了浓厚兴趣。"沈姑娘才情过人,
为何...""为何沦落至此?"沈清荷接过他的话,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不过是命数使然。先帝晚年选秀,家父时任礼部侍郎,不得不送我入宫。入宫三月,
先帝驾崩,我们这些未得宠幸的秀女便被遗忘在此。
"萧景琰心中一动:"姑娘可曾想过出宫?""出宫?"沈清荷摇摇头,"冷宫之人,
生死皆由天命。倒是大人,再不回去,怕是要被责罚了。"雨势渐小,萧景琰知道该走了,
却莫名不舍:"改日若有机会,再来听姑娘抚琴。"沈清荷不置可否,只是微微颔首。
回到寝宫,萧景琰立刻召来王德询问沈清荷之事。王德面露难色:"陛下,
冷宫中确有这么一位沈才人,其父原是礼部侍郎沈明,因得罪李丞相被贬岭南,
三年前病逝于任上。沈才人无依无靠,一直留在冷宫。"萧景琰心中一阵酸楚。
那亭中清丽绝俗的女子,竟有如此凄凉身世。"传朕口谕,即日起恢复冷宫用度,
派人好生打理。"萧景琰顿了顿,"莫要声张,尤其不要让太后和李庸知道。
"王德虽不解其意,但见皇帝神色坚决,只得领命而去。此后数日,
萧景琰以侍卫身份频频造访冷宫。沈清荷起初还保持距离,渐渐被他的才学见识所打动。
他们谈诗论画,抚琴对弈,竟似多年知己。这一日,萧景琰带来一盒上好的龙井,
沈清荷亲手烹茶。茶香氤氲中,萧景琰忽然问道:"清荷,若有机会出宫,
你想过怎样的生活?"沈清荷手上一顿,茶水险些溢出:"大人何出此言?
""只是...觉得你这样的才情,困在此处实在可惜。"沈清荷望向远处,
眼中浮现一丝向往:"若能自由,我想开一间小小的书院,教女子读书识字。
家父在世时常说,女子也该明理知义..."她忽然停住,摇摇头,"不过痴人说梦罢了。
"萧景琰深深看着她:"不是痴梦。或许...我能帮你。""大人不过一介侍卫,
如何帮得了我?"沈清荷苦笑,"况且..."她抬眼直视萧景琰,"大人每日来此,
究竟为何?"萧景琰心跳加速,正欲开口,忽听外面一阵嘈杂。王德匆匆跑来,
在萧景琰耳边低语几句。萧景琰面色一变,起身道:"我有要事需处理,改日再来。
"沈清荷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失落。原来太后得知皇帝近日行踪诡秘,
疑心他私下结交朝臣,正大发雷霆。萧景琰不得不暂时停止冷宫之行,
专心应付太后和李庸的试探。半月后,当萧景琰再次来到冷宫时,发现庭院更加整洁,
还添了几盆新栽的花草。沈清荷正在亭中作画,见他来了,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却又迅速掩饰。"大人许久不来,我还以为..."她轻声道。"公务繁忙。
"萧景琰在她身旁坐下,看她画的是一幅山水,"笔法愈发精进了。"沈清荷放下笔,
忽然正色道:"这些日子,我思来想去,觉得大人身份恐怕不简单。宫中侍卫岂能随意行动?
又怎能弄来那些珍稀的茶叶和颜料?"萧景琰知道瞒不下去了,深吸一口气:"清荷,
我有事相告。"就在此时,外面传来整齐的脚步声。一队侍卫在总管王德带领下进入庭院,
齐刷刷跪倒在地:"参见陛下!太后娘娘请陛下即刻回宫!"沈清荷手中的画笔啪嗒落地,
脸色煞白:"陛...下?"萧景琰无奈叹息,起身握住她颤抖的手:"不错,
朕是大梁皇帝萧景琰。这些日子以侍卫身份与你相交,实因..."沈清荷猛地抽回手,
跪伏于地:"罪女不知是陛下驾到,多有冒犯,请陛下治罪!"萧景琰心疼不已,
强行扶起她:"清荷,朕不怪你。相反,朕要接你出冷宫。"沈清荷眼中含泪,
摇头道:"陛下,这不合适...""三日后,朕会正式下旨。"萧景琰坚定地说,
"等着朕。"离开冷宫后,萧景琰立即召集心腹大臣,宣布要立沈清荷为后。消息一出,
朝野震动。太后勃然大怒,李庸更是联合多位大臣上书反对。"陛下!沈氏乃冷宫弃妃,
家世不显,如何能母仪天下?"李庸在朝堂上慷慨陈词。萧景琰冷笑:"李爱卿反对,
莫不是因为沈才人之父曾弹劾过你贪腐?"李庸脸色一变:"老臣一片忠心,天地可鉴!
"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萧景琰却心意已决。退朝后,太后将他叫到慈宁宫,
厉声道:"皇帝!你为一介冷宫女子神魂颠倒,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
"萧景琰不卑不亢:"母后,儿臣登基三载,从未违逆过您的意思。但立后之事,
关乎儿臣一生幸福,请母后成全。""幸福?"太后冷笑,"帝王之家,何来幸福可言?
你若执意如此,就别怪母后无情!"当夜,萧景琰正在批阅奏折,
王德慌慌张张跑来:"陛下!不好了!沈才人...沈才人自请回到冷宫,
说是不愿连累陛下!"萧景琰拍案而起:"什么?"他顾不得仪仗,直奔冷宫。
推开那熟悉的院门,只见沈清荷一身素衣,正在焚烧他们平日唱和的诗稿。"清荷!
"萧景琰心痛如绞,"你这是做什么?"沈清荷泪流满面,却倔强地不肯回头:"陛下,
请回吧。清荷不值得陛下如此。""值不值得,朕说了算!"萧景琰强行扳过她的身子,
"告诉朕,是不是太后威胁你了?"沈清荷摇头:"无人威胁。只是清荷想明白了,
陛下是一国之君,当以江山社稷为重。若因清荷一人导致朝堂不稳,清荷万死难辞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