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叫王翠芬,是王家村的村民,今年42岁。我的丈夫名叫张建国,45岁,他曾经是下乡知青,如今在我们王家村的村小担任校长。我们育有一个儿子,名叫张宏宇,20岁,正在读大二,是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这一辈子,幸福而满足。
1976 年,为了响应国家建设的号召,一大批青年下乡插队,支援农村建设,当时 19 岁的张建国也积极投身其中。
那天清晨,村长德叔就通过村里的喇叭通知了这件事:“各位村民啊,这次一共来了 10 位知青呢。这些知青都有文化知识,是专门为了支援咱们农村建设而来的。这次需要安排他们住在各个村民家里,希望大家都能够积极支持这项工作啊。” 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传遍了整个村庄。村民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走出家门,聚集在村里的中心广场,准备迎接这些远道而来的知青。
我跟着爸爸妈妈来到了村里的中心广场。知青们都已经到了,他们背着行囊,脸上带着期待和不安。我躲在妈妈的身后,悄悄地打量着这些知青。来的都是男知青,由于路途遥远,他们大多显得有些狼狈。不过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他身材高大,身上干干净净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他发现我在盯着他看的时候,还朝着我笑了一下。他的笑容温暖而灿烂,仿佛有一种魔力,瞬间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突然,德叔叫到了我爸爸的名字:“志明啊,这是张建国同志,就安排他住在你们家。你先带着建国同志回去收拾收拾吧。” 我的心里一阵紧张,不知道这个名叫张建国的知青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看着那个高大的身影朝我们走来,原来他就是张建国呀。他迈着稳健的步伐,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叔叔好,以后就麻烦你们了。” 建国对我爸爸说。他微笑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拘谨和期待。
我爸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比较腼腆,摸摸头,摆摆手,“不辛苦不辛苦,你们才辛苦了。” 他的脸上洋溢着淳朴的笑容。他虽然不善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