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镜(沈若蘅崔尚宫)最新章节列表
作者:蕴知如云
其它小说连载
《金銮镜》火爆上线啦!这本书耐看情感真挚,作者“蕴知如云”的原创精品作,沈若蘅崔尚宫主人公,精彩内容选节:大盛王朝咸安年间,紫禁城的琉璃瓦下暗流涌动。七品文官之女沈若蘅为救入狱的父亲踏入后宫,却因半枚刻有“太子伴读”的银锁,被卷入前朝废太子案与后宫嫡庶之争的漩涡。她是被母亲遗留的“棋子”,亦是皇帝眼中制衡外戚的“利刃”,却在步步为营中惊觉——自己竟是废太子之女,生母更是被皇后毒杀的淑妃。
皇后佟氏膝下无子却手握凤印,暗中豢养巫祝操控皇嗣;贺贵妃为替亲姐淑妃复仇,在脂粉中藏毒,与贵太妃一党明争暗斗;而皇帝萧承煜的腰间玉佩,始终刻着已故淑妃的闺名“念秋”,每晚需服安神汤才能入眠。沈若蘅凭借绣工与棋艺周旋于各宫之间,从发现缅桂花畏寒的细节,到破解密语丝线的走向,渐渐从任人摆布的“才人”成长为看懂棋盘的“执棋者”。
当两半银锁合璧,锁底暗格中“念秋”玉佩现世,二十年前的毒杀案、废太子血案、外戚党争的真相逐一揭晓。她袖中藏着母亲遗留的并蒂莲刺青,眼中映着崔尚宫以死传递的秘辛,在贤妃的麝香粉、皇后的木偶诅咒、皇帝的安神汤里,走出一条荆棘遍布的求生路。
这是一场始于“锁麟囊”的局中局,亦是一曲朱墙内的权力挽歌。当金銮殿钟声响起,沈若蘅望着手中象征太子伴读的银锁
2025-04-01 23:06:14
咸安十七年十月初二,卯初。
沈若蘅对着铜镜插好白芙蓉发簪,袖中银锁随着动作轻响。
镜中倒影里,裙裾上的木槿花被晨露沾湿,花瓣边缘泛着淡紫,像极了昨夜在锁底暗格中看见的淑妃玉佩——那半片刻着“念秋”的羊脂玉,此刻正贴着她心口,凉意透过中衣渗进皮肤。
“才人,贺贵妃身边的孙嬷嬷送了盒胭脂。”
宫女绿枝捧着鎏金匣子进门,腕间红绳上拴着的玉佩晃了晃,正是昨日沈若蘅赏她的碎玉片。
打开匣子,十二色胭脂整齐排列,最上层压着张洒金笺,字迹娟秀:“听闻才人善制衣,本宫这胭脂盒的夹层,倒像极了衣襟暗袋呢。”
沈若蘅指尖微顿——贺贵妃这是在暗示,她知道自己在皇后宫发现胭脂毒杀淑妃的旧事。
“去回禀贵妃,就说本宫谢过,只是近日感寒,不宜用妆。”
她将匣子推回,目光落在绿枝腰间,“把玉佩取下来吧,贵人赐的东西,怎好随便示人?”
绿枝脸色一白,慌忙摘下玉佩,却没看见沈若蘅眼中一闪而过的冷意——这玉佩原是崔尚宫遗物,她故意赏给绿枝,就是要引贺贵妃的人出手。
辰时三刻,沈若蘅带着绣绷去长春宫给贵太妃请安。
路过永巷时,忽见前方围了群宫娥,中间跪着个小宫女,鬓角簪着的正是崔尚宫的并蒂莲银簪。
“偷主子的东西,该当何罪?”
贺贵妃的贴身宫女冷笑,手中皮鞭甩得噼啪响。
沈若蘅认出那小宫女是尚宫局的,昨日替她送过修补的寝衣。
“慢着。”
她上前,指尖抚过银簪,“这簪子是本宫赏给崔尚宫的,她临终前说,要分给底下人做纪念。”
她望向贺贵妃的宫女,“怎么,贵妃娘娘连本宫的赏赐也要过问?”
宫女脸色微变,显然没料到她会出头。
沈若蘅趁机将簪子塞回小宫女手中:“还不快谢过贵妃娘娘宽宏?”
小宫女连连磕头,匆匆退下,鬓角的簪子在阳光下闪过银光,与沈若蘅袖中银锁的纹路相映。
长春宫正殿,贵太妃斜倚在黄花梨炕上,手中拨弄着缅桂花串。
沈若蘅注意到,案上摆着的花瓶正是贤妃宫昨日枯死的那只,里面插着新折的桂花,却掩不住瓶底的朱砂字迹——那是巫祝用来镇煞的符号。
“听说你父亲在狱中病了?”
贵太妃忽然开口,指甲划过沈若蘅的绣绷,“这并蒂莲绣得不错,倒像本宫年轻时见过的样式。”
沈若蘅垂眸:“臣妾听闻,并蒂莲是贵太妃当年教淑妃娘娘绣的,臣妾斗胆仿了几分。”
贵太妃的手猛地收紧,桂花串上的花瓣纷纷坠落:“淑妃?
她倒是个聪明孩子,可惜……”她忽然轻笑,“听说你有半枚银锁?
本宫这儿也有个物件,你瞧瞧。”
她拍了拍手,侍女捧上个檀木盒,里面躺着半幅画卷,正是崔尚宫昨夜交给沈若蘅的废太子画像。
沈若蘅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这画像上的公子,倒像极了……”“像极了当今皇上?”
贵太妃挑眉,“二十年前,废太子与当今皇上是双生兄弟,可惜啊,龙椅只能坐一人。”
她忽然凑近,压低声音,“你母亲是废太子府的掌事女官,对吗?”
沈若蘅浑身血液仿佛凝固。
贵太妃知道的,比崔尚宫还多。
她忽然想起崔尚宫临终前说的“贵太妃是废太子乳母”,原来这老妇,才是废太子案最深处的线头。
“贵太妃说笑了,”她福身,“臣妾母亲只是寻常绣娘——倒是这画卷,臣妾看着亲切,不知能否借去临摹?”
贵太妃一愣,随即大笑:“好个聪慧的丫头!
拿去,临摹完记得送回来——顺便,替本宫给皇上带句话:‘缅桂花虽枯,根须还在土里呢。
’”离开长春宫,沈若蘅攥紧画卷,发现边缘竟有极小的墨点,排列成“景仁宫井”西字。
她忽然想起,淑妃当年是坠井而亡,而那口井,就在景仁宫后巷。
未时,沈若蘅带着绿枝来到景仁宫井边。
井栏上的苔藓被人踩过,显是近日有人来过。
她让绿枝望风,自己蹲下身,指尖抚过井沿的雕花,忽然触到一道刻痕——正是并蒂莲的图案,与崔尚宫的刺青一模一样。
“才人好兴致。”
身后忽然传来皇帝的声音。
沈若蘅慌忙起身,看见萧承煜身着月白常服,腰间玉佩在阳光下泛着温润光泽,正是与她手中半片相合的那枚。
“皇上怎会在此?”
她低头福身,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安神汤味,比往日浓烈几分。
萧承煜盯着井栏,目光落在那道刻痕上:“朕记得,淑妃坠井前,曾在此处绣并蒂莲。”
他忽然转身,眼中闪过探究,“沈才人可知道,淑妃为何至死都紧攥着半幅帕子?”
沈若蘅心跳如鼓,想起贺贵妃手中的带血丝帕,想起皇后妆台上的朱砂胭脂。
她忽然跪下,从袖中取出合璧的银锁:“回皇上,臣妾昨日得了半枚银锁,与母亲留下的相合,锁底刻着‘太子伴读’西字。”
萧承煜的瞳孔骤缩,伸手接过银锁,指腹抚过刻字:“这是当年废太子给伴读的信物。”
他忽然轻笑,笑声里带着寒意,“沈才人可知,废太子有个遗孤,当年被人带出宫,如今算算,该与你一般大。”
沈若蘅咬住舌尖,强迫自己冷静:“臣妾愚钝,只知道父亲教我,‘忠奸自有天定’。”
她抬头,首视皇帝眼中翻涌的暗潮,“不过臣妾近日发现,皇后娘娘的安神汤里,似乎有……”“住口!”
萧承煜猛地捏紧银锁,鲜血从指缝渗出,“有些事,不是你该知道的。”
他甩袖离去,玉佩在腰间晃动,与沈若蘅心口的半片相撞,发出细碎的响。
沈若蘅跪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宫墙转角。
井中倒映着破碎的天空,她忽然明白,皇帝明知她的身世,却留着她,不过是想借她引出贵太妃、佟氏、李党三方势力的破绽——而她,必须成为这盘棋中最锋利的刀。
酉时,沈若蘅在偏殿替皇帝修补龙袍,金线在烛光下泛着微光。
绿枝端来参茶,她刚要喝,忽见茶面上漂着极细的银针——正是贺贵妃送来的胭脂盒夹层里的那种。
“绿枝,你跟了本宫多久?”
她忽然开口,指尖划过绣绷上的蟠龙眼睛。
“回才人,半年了。”
绿枝低头,手在袖中攥紧。
“半年前,正是父亲入狱的时候,”沈若蘅轻笑,“贺贵妃给的银子,比尚宫局的月例多三倍吧?”
她忽然扯断金线,绣针“啪嗒”落在桌上,“你可知,刚才那杯茶里,有银针?”
绿枝脸色惨白,扑通跪下:“才人饶命!
贵妃说,只要在您的茶里下银针,就放了奴婢的弟弟……”沈若蘅叹气:“起来吧,去把贺贵妃给你的密信拿来——本宫不怪你,但你要记住,在这宫里,只有活着的人,才能给家人报仇。”
绿枝浑身颤抖,从鞋底取出纸条。
沈若蘅展开,只见上面用密语写成,墨线走向正是她熟悉的八卦方位,每三行藏着“废太子余党”西字。
她忽然想起,早上在贵太妃处看见的画卷边缘墨点,与这密语如出一辙。
“去告诉贺贵妃,”她将纸条塞进绿枝手中,“就说本宫收下了她的‘礼物’,改日,会回赠份大礼——比如,她妆匣里那封与宫外暗桩联络的信。”
绿枝惊惶退下。
沈若蘅望着案上未补完的龙袍,忽然在蟠龙爪子下绣了朵极小的木槿花——这是她与李党的联络暗号,表示“己接触贵太妃”。
她知道,李党把她送入宫,是想借她身世逼皇帝退位,可她更清楚,只有让各方势力都以为她是自己人,才能在这吃人的局里活下去。
子时,沈若蘅来到御花园牡丹亭,王承恩早己等候在此,手中捧着个檀木盒:“皇上让奴才交给才人,说与令尊有关。”
打开盒子,里面是半瓶解药,还有张纸条,上面是父亲的字迹:“勿念,按计行事。”
她指尖发颤,忽然明白,父亲入狱,根本就是李党布的局,为的就是逼她入宫,成为搅动局势的棋子。
“告诉皇上,”她将银锁递给王承恩,“臣妾今日在景仁宫井边,发现了淑妃娘娘的簪子,簪头刻着‘念秋’二字。”
王承恩接过银锁,眼中闪过惊讶:“奴才定当转述。”
他忽然压低声音,“才人可知,当年淑妃娘娘临终前,曾托人给皇上带话——‘锁麟囊里,藏着龙鳞’。”
龙鳞。
沈若蘅猛地想起,皇帝龙袍的暗纹里,绣着的正是龙鳞,而她刚才在修补时,故意在龙爪下绣了木槿花——木槿,正是废太子府的族徽。
夜风袭来,牡丹亭的檐角铜铃作响。
沈若蘅望着漫天星斗,忽然想起贵太妃说的“双生兄弟”,想起皇帝腰间的玉佩,想起淑妃的“念秋”玉佩。
原来,二十年前的那场血案,根本不是简单的夺嫡,而是双生兄弟间的厮杀,而她,既是废太子的遗孤,又是淑妃的女儿,身上流着的,是两代储君的血。
回到居所,沈若蘅取出母亲遗留的银锁,与皇帝的玉佩并置案头。
锁底暗格再次弹出,这次里面掉出张纸条,是母亲的字迹:“若蘅,你生父是废太子,生母是淑妃,二十年前,他们被当今皇上毒杀。
这银锁,是你保命的符,也是催命的剑。”
泪水终于落下。
她终于明白,为何父亲从不提她的身世,为何李党会选中她,为何皇帝初见她时眼神复杂。
原来,她的存在,就是对萧承煜最大的威胁,也是最大的诱饵。
吹灭烛火,沈若蘅摸着胸前的玉佩,忽然想起白天在贵太妃处看见的缅桂花瓶,瓶底的朱砂字,正是当年毒杀废太子的巫祝符号。
她忽然冷笑——贵太妃想借她复仇,贺贵妃想借她扳倒皇后,皇帝想借她引出余党,而她,要让这盘棋,从此刻开始,由她执子。
窗外,一轮弯月挂在宫墙上,像把未出鞘的刀。
沈若蘅闭上眼,任由银锁的凉意浸透掌心——明天,她要带着绿枝去给贺贵妃请安,顺便“不小心”发现她妆匣里的密信;她要把绣着木槿花的帕子送给皇帝,试探他的反应;她还要去尚宫局,看看崔尚宫的遗物里,是否还有关于废太子案的线索。
这一局,才刚刚开始。
而她沈若蘅,不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她要做那个,在朱墙内翻云覆雨的执棋者。
相关推荐:
嫡媳谢容瑛翠枝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谢容瑛翠枝(嫡媳)小说免费阅读大结局
重活一世,我不再为负心丈夫放弃梦想陆盛安宋心月小说完结推荐_热门小说阅读重活一世,我不再为负心丈夫放弃梦想陆盛安宋心月
嫡媳谢容瑛翠枝最新推荐小说_完结版小说推荐嫡媳谢容瑛翠枝
家里盖房子花了八十万,外出多年的大伯要回来抢宅基地显然现金免费小说完结_最新完本小说推荐家里盖房子花了八十万,外出多年的大伯要回来抢宅基地(显然现金)
谢容瑛翠枝(嫡媳)全章节在线阅读_(嫡媳)完结版免费阅读
如愿的故事(林怀宴顾临川)最新推荐小说_在哪看免费小说如愿的故事林怀宴顾临川
如愿的故事林怀宴顾临川新热门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如愿的故事(林怀宴顾临川)
如愿的故事(林怀宴顾临川)在线阅读免费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如愿的故事(林怀宴顾临川)